記憶力訓練:在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
文章來源:本站 發(fā)布時間:2012-05-25 16:00:00
記憶力訓練:在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
通過標題我們可以了解到今天講解的記憶力訓練法是通過理解基礎上進行記憶。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理解記憶力法:積極思考、達到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材料的方法。理解記憶的基本條件是對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學概念、范疇、定理、法則和規(guī)律、歷史事件、文藝作品等,都是有意義的。人們記憶這類材料時,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強記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義,即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思維進行分析綜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點和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以便保持在記憶中。
理解記憶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確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賴于你對材料理解的程度。理解記憶的效果優(yōu)于機械記憶。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做記憶的實驗中發(fā)現:為了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jié),平均需要重復2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音節(jié),需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jié),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記硬背,那真是費力不討好。
理解記憶是以理解材料內容為前提的。這種理解不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以及該材料和以前的知識經驗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記憶材料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向孩子揚中“先理解、后記憶”的要求,而不要從一開始就逐字逐句地死記。
記憶力訓練有很多種方法,為了提高記憶力,我們要不斷找方法。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